覆盖全国 31 个省 939 所院校 44382 个专业

  • 专业选择
点击搜索
按筛选条件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11 985 自划线 教育部直属

院校代码:10001

人气指数:

154157

全国各地区各院校2020考研招生专业目录汇总       2017年南开大学复试分数线       2017年清华大学复试分数线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复试分数线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简介


  从1917年沙滩红楼的研究所,到今天未名湖畔的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已有近百年,她见证和经历了中国研究生教育从诞生到发展、调整、规范、壮大的整个过程。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可以上溯到二十世纪初。1917年,北京大学成立研究所并开始招收研究生,至1919年共招收研究生148名。1952年至1966年,共招收研究生1200余人。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和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全面的发展。
  目前,北京大学共有4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6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有8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61个涵盖在1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另有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此外,还有2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北京大学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约1700人。其中有两院院士58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2人,长江学者136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6人,是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高水平导师群体。
  截至2011年1月,北京大学有在校研究生26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9000余人。
  截至2011年1月,北京大学共授予11678人博士学位,47012人硕士学位。
  从1999年开展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至2010年,北京大学共有76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详情]

北京大学最新动态

北京大学学校排名

  • 综合实力排名

    1

  • 研究生院综合实力排名

    0

  • 研究生院综合实力评级

    A++

  • 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名

    4

  • 星级排名

    ★★★★★★

  • 办学层次

    中国顶尖大学

*综合实力排名、研究生院实力排名参考自艾瑞森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其他数据参考自最新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

北京大学招生计划

  • 硕士研究生

    学术学位:2500人, 52%

    专业学位:2750人, 48%

  • 博士研究生

    学术学位:1884人, 48%

    专业学位:139人, 52%

说明:该数据为教育部公布的具体招生计划

北京大学热门招生专业全部招生专业

招生年份 院系 专业 专业类型 人气指数
2020 光华管理学院 会计硕士 管理学 45962 对比 查看
2020 光华管理学院 金融硕士 经济学 27949 对比 查看
2020 经济学院 金融硕士 经济学 27949 对比 查看
2020 深圳研究生院 金融硕士 经济学 27949 对比 查看
2020 数学科学学院 金融硕士 经济学 27949 对比 查看

北京大学学费及奖助学金

  北京大学学费与奖助学金

  (一)学费:

  据国家有关规定,北京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学年为8000元,专业学位和特殊招生项目的研究生按照各类招生简章规定缴纳学费。

  (二)奖学金:

  1、有关北京大学奖助学金具体规定请见研究生院奖助办网站(网址:http://grs.pku.edu.cn/jzgz/tjxx1/)。

  2、按照国家政策评选国家奖学金(由学工部负责)。

  3、分等级设置学业奖学金。各院系将自行制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设置和评定办法,并实行动态评审。

  4、人事档案不转入北京大学的学术型硕士生以及其它经特别说明的研究生教育项目招收的研究生,不享受学业奖学金。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学校文件规定评选研究生科学实践创新奖。

  5、各学院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根据岗位工作发放津贴。

  6、按照国家政策实施国家助学金。

  *如无特殊说明,金额币种为人民币。

显示全部

研究生院网址:http://grs.pku.edu.cn/

联系电话:010-62751354

联系邮箱:grszsb@pku.edu.cn

学校地址: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五层502房间

2021年考研及课程辅导咨询预约

姓名:
邮箱:
手机:
考生类型:
报考专业:
咨询内容:
验  证 码:
个人情况说明:

免责声明

1.本平台数据来源于学校官网及权威教育网站。

2.部分数据为空可能是学校未公布官方信息;如果各招生数据与院校公布数据不一致,请以各高校正式公布的数据为准。

3.考研报考决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本平台历年高校数据仅作为考生报考决策参考,请综合各种信息进行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