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央财经大学
全国各地区各院校2020考研招生专业目录汇总 2017年南开大学复试分数线 2017年清华大学复试分数线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复试分数线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由国家财政部、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同重点建设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具有向世界名校推荐“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格。学校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年诞生,是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等多个发展阶段。长期以来,受到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深切关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十万余名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享有广泛的的社会声誉。 ...[详情]
综合实力排名
研究生院综合实力排名
研究生院综合实力评级
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名
星级排名
办学层次
*综合实力排名、研究生院实力排名参考自艾瑞森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其他数据参考自最新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
学术学位:800人, 52%
专业学位:1020人, 48%
学术学位:176人, 48%
专业学位:人, 52%
说明:该数据为教育部公布的具体招生计划
招生年份 | 院系 | 专业 | 专业类型 | 人气指数 | |
---|---|---|---|---|---|
2016 | 会计学院 | 会计硕士 | 管理学 | 47130 | 对比 查看 |
2016 | 金融学院 | 金融硕士 | 经济学 | 35700 | 对比 查看 |
2016 | 政府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管理学 | 27670 | 对比 查看 |
2016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 | 管理学 | 20590 | 对比 查看 |
2016 | 商学院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 | 19050 | 对比 查看 |
学费和奖助体系 (一)所有纳入国家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为8000元/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见各专业所在学院公布的招生简章。最终学费标准以北京市发改委、教委、财政局审批结果为准。根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超过基本修业年限的延期毕业研究生须按照学校规定缴纳学费,不参加奖学金评定。延期毕业期间学校原则上不安排住宿。 (二)我校自2014年9月起实行新的奖助办法。学校研究生奖助体系由研究生奖学金、学校研究生科研奖励计划、研究生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校研究生特殊困难补助与入学“绿色通道”、学校教育基金会奖助基金共六部分组成。 (三)研究生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全日制(全日制脱产学习)研究生,硕士研究生2万元/生/年。学业奖学金用于激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全日制研究生(定向和专项计划定向在职学习的研究生除外)。学业奖学金由新生学业奖和二年级及以上研究生学业奖组成。硕士新生学业奖一等奖学金用于奖励硕士阶段的硕博连读生(含本科推免-硕博连读),奖励金额为每生1.2万元;二等奖学金用于奖励推免生和招生考试总成绩在一志愿报考学院及报考专业内排名前50%的研究生,奖励金额为每生0.8万元。二年级及以上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分为两档:一等奖学金奖励比例为30%,奖励金额为每生1.2万元;二等奖学金奖励比例为50%,奖励金额为每生0.8万元。 (四)学校研究生科研奖励计划包括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励、博士研究生重点选题支持计划、研究生访学(国内外)研究资助计划、研究生学术交流(国内外)资助计划,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版资助计划等。 (五)研究生助学金包含国家助学金和学校助学金。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具有中国国籍且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资助标准为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0.6万元。同时,学校设立研究生“三助一辅”即“助教、助管、助研、学生辅导员”岗位助学金,用于资助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参加“三助一辅”岗位工作的全日制研究生(全脱产学习)。 (六)对于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研究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七)学校教育基金会奖助基金,用于奖励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具体奖助项目和评审办法由教育基金会统一制定、颁布并组织实施。
*如无特殊说明,金额币种为人民币。
研究生院网址:http://gs.cufe.edu.cn
联系电话:010-62288344 传真:62288895
联系邮箱: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1.本平台数据来源于学校官网及权威教育网站。
2.部分数据为空可能是学校未公布官方信息;如果各招生数据与院校公布数据不一致,请以各高校正式公布的数据为准。
3.考研报考决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本平台历年高校数据仅作为考生报考决策参考,请综合各种信息进行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