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青岛农业大学
全国各地区各院校2020考研招生专业目录汇总 2017年南开大学复试分数线 2017年清华大学复试分数线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复试分数线
青岛农业大学始建于1951年,1998年被批准为硕士授权单位。
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构建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特色的优势学科群为目标,努力用现代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提升传统学科,严格按照二级学科的内涵建设和发展学科,增强学科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办学实力。目前,我校已有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风景园林学、草学13个一级硕士授权学科和水产养殖学1个二级硕士授权学科;13个一级硕士授权学科涵盖了72个二级学科;另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工程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经过多年建设和积累,学校已建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果树学、植物营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植物病理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7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果树学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建有山东省农业传播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预防兽医学、生物生殖与种质创新、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植物生物技术、应用真菌、旱作技术、农业传播学7个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另有2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作为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永恒的主题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已经在全校形成共识,学科建设走向了科学、规范、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学校遵循“质量、规模、...[详情]
综合实力排名
研究生院综合实力排名
研究生院综合实力评级
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名
星级排名
办学层次
*综合实力排名、研究生院实力排名参考自艾瑞森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其他数据参考自最新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
学术学位:246人, 52%
专业学位:162人, 48%
学术学位:0人, 48%
专业学位:0人, 52%
说明:该数据为教育部公布的具体招生计划
招生年份 | 院系 | 专业 | 专业类型 | 人气指数 | |
---|---|---|---|---|---|
2016 | 人文社科学院 | 农村组织与制度 | 管理学 | 5000 | 对比 查看 |
2016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农业经济管理 | 管理学 | 5000 | 对比 查看 |
2016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林业经济管理 | 管理学 | 5000 | 对比 查看 |
2016 | 合作社学院 | 合作经济管理 | 管理学 | 5000 | 对比 查看 |
2016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工学 | 4500 | 对比 查看 |
学费及奖助政策: (一)学费:非在职的硕士生按每人 6000 元/年,定向、委托培养的硕士生由学校与用 人单位签订协议,按每人 8000 元/年收取。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按学制规定年 限缴纳。 (二)助学金:对所有非在职(无固定工资收入)全日制研究生每生每年发放 11000 元 助学金。 (三)奖学金: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和学校设立的学业奖学金。奖励额度为 2000 元-20000 元,根据研究生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综合表现等情况,按比例分不同等级进行评定, 覆盖面为 100%。 (四)其他奖励:学校设立优秀生源奖励基金,对一志愿报考我校,专业排名 10%的优 秀生源给予 2000 元/人的一次性奖励;设立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对工作满一年的优秀研究生 干部一次性奖励 1000 元/人;设立百伯瑞研究生科技创新奖,每年奖励 25 名科技创新突出的 研究生,奖励额度为 2000 元/人;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鼓励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增 强创新意识,提高科研水平。同时,对于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优秀学位论文的研究生、在校期间 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出版的学术著作进行奖励。 (五)三助岗位津贴:1.助研:助研津贴最低标准为 400 元/月/人,由导师(含校外兼职 导师)按照所指导研究生数的 100%岗位数进行设置,具体按学校有关助研津贴的管理政策执 行。鼓励学院和导师在学校要求的最低资助标准基础上提高研究生助研津贴资助水平。2.助 教和助管:学校根据各学院及相关教学、管理部门提出的用人需求,设立一定数量的助教与 助管岗位,并提供相应的岗位津贴。 (六)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可按照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规定自行申请。 同时学校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顺利入学。
*如无特殊说明,金额币种为人民币。
研究生院网址:http://grad.qau.edu.cn/
联系电话:0532-86080598
联系邮箱:yzb@qau.edu.cn
学校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青岛农业大学研招办
1.本平台数据来源于学校官网及权威教育网站。
2.部分数据为空可能是学校未公布官方信息;如果各招生数据与院校公布数据不一致,请以各高校正式公布的数据为准。
3.考研报考决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本平台历年高校数据仅作为考生报考决策参考,请综合各种信息进行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