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全国 31 个省 939 所院校 44382 个专业

  • 专业选择
点击搜索
按筛选条件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211 985 自划线 教育部直属

院校代码:10027

人气指数:

46327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3)学硕

人气指数
4050

偏冷

专业基本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

所属院系:体育与运动学院

所属门类名称: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体育学

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学中的重要学科,是研究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学科。它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规律,为球类、田径、体操等诸多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训练、科研与管理提供科学指导。该学科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人才的重任,与我国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对于促进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国际体育交流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领域从事教学、训练、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在教育训练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研究、教学和训练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有条件的应选修二外,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应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中英文文字处理和数据库处理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
  4、熟练掌握一门专项运动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
  5、具有健康的体魄。
  3、专业方向
  01.田径 02.体操
  03.篮球 04.排球
  05.足球 06.小球
  07.游泳 08.重竞技
  09.艺术体操与健美操 10.运动训练学
  11.体能训练 12.社会体育
  4、考试科目
  01.02方向: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03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
  03-12方向:
  (仅限单考生)①111单考政治 ②240单考英语 ③603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
  (注:以上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01球类课程、教学与训练 02田径类课程、教学与训练 03体操类课程、教学与训练 04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
招生人数 11
考试科目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02②201英语一 03③707体育学基础综合(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体育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 04
参考书目
备注

历年分数线

招生年份 总分 政治 英语 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2020年 310 48 48 180 --
2016年 320 50 50 180 --
2015年 330 50 50 180 --
2014年 300 45 45 180 --
2013年 330 45 45 -- 180
2012年 325 45 45 180 --
2011年 315 45 45 180 --

近三年报录比

报录难度: 没有把握?测测你的录取几率>> 马上查询

报考人数41人

录取人数7人

报考人数41人

录取人数7人

报考人数48人

录取人数3人

报考要求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就业前景

  体育教育专业是我国体育院校开设最早的体育类专业,也是我国体育院校中规模最大的主干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体育教育人才。长期以来,由于社会上体育师资的供给紧缺,体育教育人才就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买方市场。
  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体育院系和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多。加之教师岗位工作稳定、收入不断提高,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纷纷挤向教师岗位,导致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师已接近饱和,尤其是城市学校和各普通高校。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以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体育教育人才就业也渐渐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压力。因而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急剧下降,就业现状令人担忧。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其他相关专业

免责声明

1.本平台数据来源于学校官网及权威教育网站。

2.部分数据为空可能是学校未公布官方信息;如果各招生数据与院校公布数据不一致,请以各高校正式公布的数据为准。

3.考研报考决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本平台历年高校数据仅作为考生报考决策参考,请综合各种信息进行报考。